-
敏感肌可用护肤品真的安全吗?这三点你必须知道!
成分安全≠绝对适用
在化妆品原料分析平台上,每天都有超过300位用户进行成分交叉反应测试。有位28岁的用户曾反馈:明明选择了标注”无添加”的乳液,却在医美术后修复期出现过敏反应。经中检院数据库比对发现,产品中的聚山梨醇酯成分与她的术后用药产生了协同刺激效应。警惕这5类隐形风险成分
乳化剂:硬脂酸异丙酯(致敏率18.7%)
防腐剂:苯氧乙醇(温度敏感型刺激)
增稠剂:卡波姆(术后创面慎用)【未分类】
-
敏感肌如何避开过敏成分?这份避雷指南请收好!
你的护肤品真的安全吗?
凌晨三点,25岁的小美第7次被脸颊的灼热感惊醒。这个月已经换了3套宣称”温和无添加”的护肤品,但敏感症状却越来越严重。其实像小美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国内敏感肌人群已突破3亿,其中62%的皮肤问题源于成分搭配不当。成分交叉反应有多可怕?
当我们仔细查看某款热销面膜备案信息时,发现其同时含有神经酰胺和果酸成分。这两种看似有益的成分相遇后,竟会产生类似”酸碱中和”的交叉反应【未分类】
-
敏感肌护肤品成分真的安全吗?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每天使用的护肤品可能暗藏风险
对着镜子涂抹护肤品时,你是否想过那些复杂的成分表里,可能潜伏着刺激敏感肌的元凶?国内敏感肌群体已突破3亿,但市面上仍有42%的产品含有潜在致敏成分。当红品牌的明星产品被检出防腐剂超标,网红面膜导致接触性皮炎的案例,都在警示着成分安全的重要性。真实案例:美白精华引发过敏危机
28岁白领小美使用含酒精的精华液后面部泛红
医美术后患者因使用含香精产品导致修复期延长【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