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26 04:03:48
《起风了》是宫崎骏七十多岁时的晚年作品。在这部动画里,已经看不出许多讨好观众的意味,也让观看这部电影的体验明显异于他此前的作品——他甚至用的不是开端-发展-高潮的结构——让我在一整个观影过程中摸不着头脑:宫崎骏想传递什么?
让我摸不着头脑的最大原因,是主角二郎的人设有些模糊。
他好像善良,会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但有时他的帮助像是高高在上的随手施舍,显得他很虚伪。直到电影结束,仔细思考后才发现,他心地是好的,就是格局小,做事有时想得简单,效果不是特别好。
他让重病的菜穗子离开医院陪自己,看着她的病情一天天恶化也没有让她回去治病的意思。但后来我才发现,这是字幕翻译的问题。他的本意是:小菜时日不多了,如果她要住院,我就必须放弃研究飞机去陪她。我不想因为情感问题耽误了公司,所以希望她来和我一起走过剩下的日子。而且菜穗子会来,不是因为二郎求她,而是因为她一心想和二郎待在一起,二郎成全了她。这其实是最两全其美的方案。既保全了二郎制造飞机的任务,又让小菜在幸福中度过了最后的人生。
飞机从来都带着战争的目的,但也是飞向天空的一场美梦。二郎生在战争时期,他的天空梦注定要助纣为虐。他处理这种矛盾的方法,居然是“忘掉”,这就是所谓的逃避可耻但有效么?
还真是!
其实,这部电影的内核,就是充满矛盾的。
二郎是一个善良的理想主义者和一个技术痴,一心想造出漂亮的飞机。偏偏这份追求被政治和战争用途所利用,带来了死亡和苦难。他没办法让自己的格局到达江山人民的境地,只能盲目暗示自己造飞机是纯粹的造飞机,跟战争扯不上关系。宫崎骏作为一个艺术家,内心恰恰存留着这样的天真和无奈。
它的背景是二战、关东大地震、经济萧条这种历史大事件,主旨却是“勇敢活下去”这种比较个人的题材。细碎的故事剧情,加上天灾人祸之下,二郎个人成长的线条太不明显,正是所谓“以大见小”,犹如用气球作锚。
“风”在电影里是“苦难”的意向。风能把东西打得乱七八糟、把机翼折断,也是飞机抬升不可或缺的动力因素。电影最核心的一个思想,就是“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坚定地迎上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宫崎骏借用了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战乱岁月,向观众传递了一种超越时代的人生态度——在时代洪流中保全自我。除此之外,他展现的全都是没有答案的问题。二郎可以一时逃避,怀着“造梦”的心创作杀人武器,却终究在结尾看见自己的零式飞机没有一部飞回来而被浓重的幻灭色彩笼罩。他内心善良,却是别人眼中的恶魔。他把梦想送向天空,却不觉中留下一片地狱。
我没有办法从“好看”或“不好看”的角度评价这部电影,因为我实在没看懂,只是想懂了。所以我会说,这是一部值得品味的电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